如何在教育改革中强化科学教育
当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教育和学习起着核心作用的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未来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开始目的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的教育革命。这场教育改革是空前和全方位的,它主要以课程改革、德育的强化和改进、考试评价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核心,广泛涉及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可以肯定,新的教育改革将对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历史性的变革中,我们义不容辞地应该积极的躬身实践,同时密切关注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走向。本文以一个普通科学教师和基层教育管理者的视角,试图对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背景下科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一种冷静的审视,希望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在这场历史性的改革中走得更快和更好。
1.强化科学教育是历史赋予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十一世纪是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时代,它的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专家们纷纷预测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针对这一未来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先后为振兴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制定了新的保障体系。美国于1985年就开始了举世瞩目的“2061计划”,后来还制定了完善的“美国科学教育标准”,对振兴科学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规划,把科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少数的核心课程之一;我国也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响亮口号,并把“科教兴国”确立为“基本国策”之一,并且正在致力于制定和完善强化科技教育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具体措施。
但是,审视我国传统教育的历史时,我们感到一种慨叹和十分不安。长期封建社会的教育偏重义礼、轻视“功利”,偏重哲理和道德伦理、鄙视科学技术,教育所传授的知识被限定在狭窄的理论知识范围之内,科学技术知识被视为“雕虫小技”而长期被排除在正规教育内容之外。虽然曾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在近代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了,在有些国家早已进入工业化的时候我们还停留在农业时代,最后有着“四大发明”并最先创造了火药的中国还是在洋枪洋炮面前挨打了,关键是我们近代中国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太少、倡导和投入都远远不足。虽然近代的不少有志之士也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上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这远远未能弥补上千年来我们所带的成年老帐。
未来的召唤和历史的教训正在集中到一点上:必须更加重视科学教育(这里的科学教育应当包括技术教育,把科学和技术融合在一起进行教育是应当是科学教育的真正内涵和必然趋势),必须致力于提高国民(包括普通劳动者,更应当包括各级领导者)的科学素养。在思考改善科学教育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还不高,目前85%以上的同龄人口还无法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国民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任务将必然落到基础教育的肩上(尽管终生教育也可以同样实现这一目标,但基础教育肯定是最关键和最有效的教育环节,因为我们的终身教育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换句话说,为了赶上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不仅我们必须更加有力地强化科学教育,而且还需要更大程度地依赖基础教育来实现这一目标,否则我们必然新一轮国际竞争中遭到失败。
2.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科学教育所受到的影响
对传统教育进行全方位审视时我们发现了许多弊病。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致使学科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对学科的思想方法等重视不够;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没有面向社会和未来,不重视学科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目的方面: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和掌握,没有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提高人的素质上;过分的强调统一性,没有给学生的个性发展足够的自由度……。在考试评价方面:评价标准单一,过分关注结果不重视过程;评价制度(特别是高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不是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改革势在必行,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都应运而生。为了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以便全面均衡的发展,教育改革采用了一种重要的“综合化”方案:高考采用“3+x”(或“3+x+1”)方案,课程采用“科学”代替原来的分科课程(同时也保留了物理、化学、生物的分科课程),增加了综合实践类课程以强化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所用的综合化方案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它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将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重学术轻应用”的现状,对导向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整个社会(显然还包括教育体系内部)对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理解并不透彻,人们仍旧习惯用“应试教育”的陈旧思想来认识和理解全新的教育改革,综合化方案目前暂时性的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不容忽视的一些“副作用”,其中最值得关注和讨论的就是科学教育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科学教育正在面临着逐步削弱和淡化的巨大危险!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科学教育所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非预期改变
以前流行的社会名言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的普遍社会认识是: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都变成了“副科”(当然是针对语文、数学、外语而言)。关键理由是升学考试不考了(有的地区中考曾经一度不考物理或化学)或者考分少了(与语文、数学、外语的总分相比,中考理化的总分只有1/3-1/2左右,高考理化生的总分也不过语数外的2/3左右),在目前仍习惯于应试教育观念的社会认识当中,升学考分几乎就是一切,升学考试计分多少就是“主科”和“副科”的判据。实践证明,家长和学生一旦有了“副科”的认识,家长对该学科的关注和学生的选修热情都会大大减退,学习科学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必然受到极大影响。
2.2 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基础教育产生了不良导向
如果说社会的认识是片面的,更危险的是教育界也同样由于急功近利的原因使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取向于被弱化。不少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校长也从属于“社会的要求”(虽然这是人们眼前的要求和短期利益而不是社会的长远需求和最终利益),在管理措施上自然而然的忽视了科学教育。科学(主要是理化)成为“副科”后理所当然地:奖金和补贴的学科系数该下降了,满工作量的班额该上升了,学科教学课时数下降了(如果化学“中考”不考那就不完成教学任务就停课都行,把“有限”的教学时间让给中考科目;既然理化在高考中总分已经下降到语数外的80%,语数外有必要额外增加课时而减少理化的课时)……。一切都立即随着升学考分而改变,这似乎是跟上改革的步伐的必然。
2.3 科学教育及其教学研究的动力严重受挫
科学课程的教师也默认自己的学科是“副科”,还是顺应改革的“趋势”吧!于是教学中腰也挺得没有那么直了,加上工作量(所教班数和学生数)的增加,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学生的要求也自然降低了。目前的教育改革对科学教育在不经意中造成的最大的消极影响莫过于此!学科教学课时减少和升学考试地位下降给教师带来的失落感、没有及时的跟上科学教育内容的变化、对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更新不快,对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动力减弱……,诸多因素的总和必然使科学教育的质量大大降低,科学教育难以完成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成为自然之势。
2.4 科学教育人才和科技后备人才面临流失
学科地位下降随之必然引来的优秀师资流失(优秀者总能很好的适应变化,有的理化教师已经开始有学习数学教学),必然导致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不再报考科学教育专业,终将导致科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下降和教师后备的青黄不接(高考几年没有考地理和生物导致近年的教师严重缺乏就是前车之鉴);另一方面,由于科学课程本来就有相当难度加上显得不那么重要(特别是高考大综合以后高考分数更是少的可怜),学生对科学的重视程度将大大下降,必然难以培养出对科学所必要的兴趣,不仅对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将大为不利,而且必将导致科技后备人才的匮乏,各级管理者科技素养不高的现象最后也将在所难免。
3.基础教育中强化科学教育的若干必要措施
教育改革的初衷肯定并非要弱化科学教育,因为在强调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时候,一个最关键的素质肯定应该是“科学素养”。我们应当清楚的看到:科学教育所受到的上述影响是社会(包括教育体系)对教育改革(主要是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实践上的滞后造成的。我们一定要把科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懈怠——因为我们不能耽误、我们也耽误不起!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有效的强化科学教育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作者提出以下一系列的显然不全面的措施但求抛砖引玉:
3.1 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认识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
全社会都应当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充分重视基础教育中科学教育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各级行政部门要注重向社会宣传,倡导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导向于重视科学教育,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某些地方和学校开展的“科技活动月(周)”等活动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某些地方政府重奖科技人员和高薪吸纳科技人才也必然使社会逐渐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只要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必然可以提高学生接受科学教育的内动力。
3.2 不断加深对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理解
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校长首先要正确理解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思路,还必须要促使全体教师学习理解,也有义务向社会宣传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学的教学课时有所减少,实质并非要弱化科学教育,应该说是适当减少传统的理论教学时间,通过“综合实践类课程”(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将科学教育的原有的部分教学时间导向于使科学教育更好的面向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可以这样理解,与其说课程改革减少了科学教育的教学时间,不如说它使科学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从时间上被“法定”地均衡,防止科学教育脱离实际从而实现对科学教育的强化,有利于科学教育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显然这里有一个重要提示:科学教师应当主动的投身于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中,这是科学教育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门什么新的课程。
3.3 注意防止“急功近利”思想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多年的“应试教育”思想使社会和教育管理层形成了急功近利的“习惯”,但是学校管理上中小学校长必须注意避免片面认识科学教育。目前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类课程一般还没有专门的教师,科学教师往往是相关课程的主要任课教师,他们在科学教育中正发挥着比以前更重要的作用,要多鼓励而不要因为学科课时的减少急于调整各种待遇和系数;另一方面,更不能仅凭教学计划学时的减少和高中考分数的下降就片面强化语数外,过分扩大语数外和理化生的教学时间差异,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的作法。作为工具学科语数外是重要的,但是过分注重工具的毛病是显而易见的,将教育重心过分停留在工具层面终究必然得不偿失。
3.4 强化对科学教育的实践类教学问题的研究
科学教育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研究得相当成熟,但是过去的教学是偏向于理论和学科中心的,完善的科学教育还必须强化技术教育、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等实践类教学问题的研究。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是与科学相关的研究性课题的探讨和实践,通过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学生可以学到在以往“理论性”的科学教育中无法学到的东西,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深刻认识,激起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必要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成为可能。
3.5 进一步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案
目前的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是否非常适合于“均衡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其他各种关键素质?工具学科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基础教育中应该保持何种比例更加利于学生素质的高效率发展?高考是对基础教育有着重要导向性的工具,如何更好发挥它的导向作用?高考中各学科应当保持何种分值比(甚至科目设置)能更好的导向而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利?…… 应该说目前的课程设置方案和高考方案只是一种尝试,其合理性和导向性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改进。
总而言之,科学教育是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十分关注和重视强化的核心教育内容之一,只有重视科学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何况我国的基础教育对国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虽然教育改革中我们面临着一些困惑和一些困难,但是我们的目标不能动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一定要深刻认识教育改革的实质和走向,避免受制于流行的“急功近利”思想,为科学教育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我们科学教师要主动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勇于实践探索的同时不计个人得失甚至忍辱负重,特别是目前要挺直腰杆共同把守好科学教育的关键防线,如果不能如此则可能导致下一个时期的我国科学技术再次带帐。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教育改革认识的必然会更加透彻,全社会都重视科学教育的时代为期不远,那时科学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科学教育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
1.钟启全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马金科,为什么要搞“3+X”改革,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10日第5版.
注:本文完成于2002年9月,原标题为《透视教育改革中的科学教育》,是我对科学教育现状的一种忧虑,发表在龙泉驿区《课改在线》2003年第1期,发表在《网络科技时代》2005 年 11 期时改成用现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