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剖析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在明确提出学科教育三大任务的基础上,论述了制定教育性目标和创新性目标的必要性。对学习方式多元化和教与学方式的优化进行了探讨,并对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效益,氛围,任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教育的高质量依赖于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多年来,课堂教学一直是龙泉教育不断探索的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研究》,《区域实施创造教育的途径和策略的研究》,到近十年来区级课堂大赛一直坚持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无不体现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长期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探索的不断深入,目前,我们对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追求。2011年,我区教培中心向中国教育学会申报了“十二五”重点课题《区域推进多元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2012年,我区小学阶段又在推进“顶层设计”中提出了《深入课堂,全面落实学科教育的三大任务》。其实,我们正在集全区教师的智慧全力推进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新探索,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 课堂教学质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2000中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显然,课堂教学应该拥有一组固有的教育任务,课堂教学质量应该是课堂教学对这些固有教育任务的完成程度。不难看出,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对固有教育任务的把握程度,二是对所有固有教育任务的完成程度。换句话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是完善地制定教学目标(对固有教育任务把握程度高),并通过教学过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对既定教学目标完成程度高)的课堂教学。下面,我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这两个核心要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认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的目标,主要完成的是所学课程在学科本身层面的基本任务,让学生具备所学学科的学科素养。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主要完成的是所学课程在公民培养层面的基本任务,让学生具备一个公民的公民素养。我们发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的主要特征,虽然在新课改中一直被重申和倡导,却是通常难以在三维目标中予以明确呈现,不利于在教学中完善制定教学目标。然而,只有明确制定关于实践和创新的教学目标,才能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作为人才所必备的人才素养。
基于上述,我区在小学段提出了全面落实学科教育的三大任务。学科教育的三大任务是指学科教学必须完成学科性任务、教育性任务和创新性任务。学科性任务是指学生要通过学科学习,要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关于该学科的基本素养。教育性任务是指学生要通过学科学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影响和获得发展,提高学生作为一个人和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创新性任务是指学生要通过学科学习,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发展学生在作为一个人才的基本素养。简言之,学科性任务就是“教书”(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教育性任务就是“育人”(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创新性任务就是“育才”(提高学生的人才素养)。
三大任务是学科教育的基本属性,并不曾因为是否明确被提出过而改变。正如优秀教师总是“既教书、又育人育才”,在教学目标制定时我们必须明确规划教育性目标和创新性目标。在学科教育的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当注意:第一,要对三类目标的规划予以同等重视,基于我们对学科性目标已经相当重视,应当进一步强化对教育性、创新性目标的关注。第二,要对学段、单元、课时目标进行系统规划,逐步构建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目标序列(特别是教育性目标和创新性目标序列),并可以依据学生和教师的差异性合理调整。第三,要加强对教学目标制定的研究,与学科性目标制定研究的成熟程度相比,目前对另外两类目标制定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课堂教学目标的完善制定,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值得在今后的实践中展开深入研究。

(二)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

受到传统习惯和高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科本位”的课堂依然比比皆是:学科性任务在教学中被片面强化,教学囿于学科知识的传授之中,师生的视野受到严重局限,落入“为考试而学习”的陷阱之中。由于过度追求学科知识的掌握,把学科性目标的达成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必然导致部分学生的相对落后,并失去学习兴趣或者厌倦学习,这是学校教育对部分学生失去魅力的主要原因。在一个“发展本位”的课堂上,学生成功的判据不再仅限于学科素养,更有公民素养和人才素养的提高,每个学生都会拥有自身的发展空间,必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成长的快乐。由此可见,重视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制定目标是前提,达成目标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性目标和创新性目标有着显著不同于学科性目标的达成方式:第一,要善于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素养的不断提高。特定的情境下学生可能产生我们期望的感悟和体验,将“素质简化成知识”而简单地“呼口号”是意义不大的。第二,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中固有的素材和相关的资源,让学生在呼之欲出的状态下实现素养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在持续影响中逐步自主生成的,不利用合适的资源而生硬地“栽尾巴”也是不足取法的。第三,要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关注素质的提升,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种基本素质。不过,试图在每节课都完整规划三大任务所有相关目标无疑将会过于形式化,试图一次性地完成某一素质培养的任务是不可能的。
学生的公民素养和人才素养的缺失,客观上反映了教育的现实差距。教育性任务的弱化和忽视,让许多课堂教学止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背离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提高公民基本素质的任务难以实现。而忽略创新性任务,不良后果是过于强调答案统一和唯一,忽视学生的参与—实践和质疑—探索,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欲,也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于无形之中。多元智能学说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可能整齐划一的地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在学科素养、公民素养和创新素养上,实现满足基本要求之上的学生个性化的特长发展。

二、课堂教学效益

效益是指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显然,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取决于达成既定目标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必须指出,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必须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因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无止境的,更高效益才能使获得更高质量成为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即学生掌握着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的需要。二是,教与学方式的优化,即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的需要相适应。

(一)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原因,是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主体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显著影响着学习效益的高与低,学生掌握多种不同学习方式,将有利于在不同的条件下提高学习效益。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高度关注。然而,目前我们对学习方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到底有哪些主要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在不同的学习中如何选择学习方式?这些问题目前缺少一些公认的结论,明显影响着所倡导学习方式的推广应用。
在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基础上,我区开始了对学习方式多元化的研究。在我区的国家级课题《区域推进多元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提出了学习方式多元化的概念,并在课题研究中对接受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每一种学习方式的操作要领、适用条件和优势不足,期望实现在不同条件(学段、学科、学情等)下的有机整合,彻底改变过分依赖接受式学习的状况,实现全区范围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合作探究.PNG
在学习方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从主体参与学习的方式看,学习方式可以分为自主学习(个体独立)和合作学习(团队合作);从主体获取知识的方式看,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接受式学习(接受已知)和探究式学习(探索未知)。其实,自主或合作、接受或探究分属学习过程的两个维度,随着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个体等因素的差异,学习过程会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或合作程度、接受或探究程度。如图所示,不论接受式的自主学习,探究式的自主学习,还是自主性的探究式学习,合作性的探究式学习,都可能在不同的学习过程中成为合理的选择。

(二)教与学方式的优化

就完成某一具体的学习任务而言,学习方式不可能也没必要是唯一的,多种学习方式都可能是有效的,然而,各种学习方式有着优劣的差异性,其原因在于学习方式是否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诸多要素相匹配。为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优选学习方式,就是对学习方式进行优化的过程。教学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必须与学习方式相适应,这就是“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为学习过程选择更加适宜的教与学方式,就是实现教与学方式优化的过程。教与学方式的优化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
选择课堂教学的教与学方式,应该充分尊重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因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师生个体而异。所有学科都具有本学科相对成熟的教与学方式,同一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常有各自适合的教与学方式,且不同学科间的教与学方式也可以相互借鉴。具体把握哪种程度的自主性或合作性、接受性或探究性,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同时,在课堂教学目标既定的前提下,不同师生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在前提认知、学习能力,教师在个体经验、能力倾向等的差异,来综合选择使用更加高效的教与学方式。
师生的角色定位对学习过程十分重要,不同学习方式对师生有着不同角色定位。基于学习方式在教与学方式中的主导地位,我们更愿意按学习方式来研究师生的学习行为,下面是不同学习方式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分析:在接受式为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要角色是接受者、被管理者,教师的主要角色是传授者、管理者;在探究式为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要角色是学习者、探索者、主导者,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要角色是参与者、合作者,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组织者、支持者。不难发现,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角色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有效。

国民素质问题和“钱学森之问”,一直是教育界的两大难题。国民素质问题实质上是公民教育的问题,而钱老的问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认为,两大问题的产生都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大问题的解决都可以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来实现。如果绝大多数课堂都拥有良好的氛围,都具有足够高的课堂教学效益,就可以去追求更高的课堂教学质量。如果绝大多数课堂都走出“学科本位”,将目标指向回归到公民素养的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必将会拥有让世界景仰的国民素质;如果绝大多数课堂都鼓励学生质疑和参与,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代公民必将用他们的成功回答钱老的诘问。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现在是全面改善课堂教学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李金鸣,《深入课堂,着力落实学科教育的三大任务》,龙泉驿区教育局小学教育顶层设计文选,2012.8。
2.艾兵,《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简明教程》,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7。
4 刘松,《我们离理想的课堂教学有多远》,我乐视频(www.56.com),2010.5。

本文写作时间为2012年9月,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第三部分(课堂氛围)还没有完全成型,在收入论文集的时候没有进入文章。

标签: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