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通过书报、杂志、网络和人际交流等方式,我们可以获得知识,这是一种普遍认知。然而,这种认知并不完善,因为对知识还存在误解。

什么是知识?人们有许多不同定义,而且各有其依据,下面谈谈我的理解。

在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同的人(人群)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会各不相同,这些认识可能是主观的或客观的,确定性的或不确定性的。

人对事物的认识,记录下来就是信息。根据认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差异,信息可以分为知识和观念两大类。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信息可谓浩若烟海,其中,客观的且确定性的信息就是知识,主观的或不确定性的信息就是观念。

如果一种认识被证明为客观的和确定性的,对应的信息就是知识。最典型的一类知识就是科学知识,它们是在实验或实践中已经被证实的。与此同时,在实验或实践中已经被证伪的认识对应的就是垃圾信息。

如果一种认识不能(或暂时不能)被证实和证伪,或者,是与文化传统、个人喜好甚至自身利益等相关的主观认识,对应的信息就是观念。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观性是无法避免的,持有一种观念的人常常难以说服持有不同观念的人,有时候也难以判断不同观念的对错、优劣,这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来源。

区分知识和观念颇有意义,会给教育带来诸多启示:

第一,要培养学生判断和甄别信息的习惯。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中充斥着与知识相矛盾的垃圾信息。因此,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海量的信息,主动对信息加以判断和甄别,读书也必须有所选择、有所质疑,一味地轻信可能将“谬误”当成“真理”。

第二,要对科学知识的教育予以特别重视。科学技术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近三四百年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很有必要。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去发现新知识,努力实现我国在科学技术上世界领先。

第三,要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言,在人类具有一些共同认识的同时,不同民族也必然保持着一些独特的认识。在向西方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不能够片面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要保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的中国人。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连续文明的民族,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吸纳借鉴,并在保持民族的文化自信中走向未来。

本文发表在《教育科学论坛》2021年7月(第20期)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