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很叫座,人们一般以为这是一部写作世态百相的电影,而我更喜欢的是它的心理学意味。故事的主人公李雪莲,是一个十分执着的女人,她深深的执念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好多“无辜”的人,进而也毁掉了自己的一段生活。其实,本来一件很小的事情,之所以变得如此巨大,关键在于主人公是如何应对的。换了世界上很多的普通人,这个事情是不会发展成这样的,有的事情答案其实本来就不重要,甚至于事情本身就没有答案。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又一个著名的判断,被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句话说,生活中的10%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90%确实我们可以自己去掌控的。这个法则与大学时期我在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话异曲同工,“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全在于他自己”。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我不是潘金莲》是很成功的,电影之所以叫座还因为它用时代的现象做衬托,自然得到很多围观人士的欢迎。而一个文学作品之所以成功,其实还在于有其深刻的内生魅力,这个故事的内生魅力在于心理现象。故事的最后作者介绍的是,多年后李玉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人们一开始是背着讲她的故事,后来甚至当着面讲她的故事,而她和其他人一样该笑笑就笑笑,好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一样。从一个如此执着的人,最后变成一个旁观者一样,可见李玉莲真的是走出来了,这十多年的心理历程是这个故事的内生魅力所在。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