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课堂:课堂教学的三大变革
【摘 要】“三性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龙泉实践,发端于学科教育的三大任务(学科性任务、教育性任务和创新性任务)的提出,发展与实现三大任务的课堂教学实践,最终形成了龙泉小学教育的个性化主张。本文提出了三性课堂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阐释了三性课堂引发的课堂教学三大变革。
【关键词】三性课堂,学科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龙泉教育在2010年8月开始“顶层设计”的教育改革,在对区域和学校的教育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构建的基础上,龙泉驿区、所属各小学完成了区域和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各学校确立自身发展的顶层设计之后,在努力实现自身教育愿景的实践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践行顶层设计过程中的必经之路。2012年3月提出“三性课堂”基本构想之后,全区小学教师着手改进传统学科教学,开始了区域推进“三性课堂大实践”。在三性课堂的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晰,同时,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也越来越坚定。课堂聚焦、课堂生态、课堂评价的变革,开始了三性课堂对课堂教学的关键突破。
一、三性课堂的主张——核心素养、三大任务
当前的小学教育普遍采用的是分学科教学模式,相较于我国传统的私塾教育而言,分科教学模式有效地强化了各学科的教学。于此同时,分科教学模式的不足也逐步的显现出来。在已经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学科为中心的考试强化了知识掌握,学科教学逐步成为了以知识为中心,导致课堂教学长期囿于知识的传授。“高分低能”现象长期困惑着教育界,这一现象与课堂教学过往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随着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发生了极大变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界的新共识。以学习力、人格力、创造力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学科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传统学科教学正在走向学科教育,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正在走向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综合教育。
在反思以学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拓展了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完成学科性任务(不止于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科能力,还要习得学科思想方法,在学习力上得到发展),还要完成教育性任务(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知,让认知逐步演化成人格的力量)和创新性任务(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应用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我们主张学科教育要全面完成“三大任务”,这是龙泉小学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基本主张,致力于完成三大任务的课堂教学就是“三性课堂”。
三性课堂作为具有龙泉特色的教育实践,拥有明晰而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操作特性。三大任务中的学科性任务、教育性任务,是对传统的“既教书、又育人”的具体化,三大任务中特别提出创新性任务,是对人才所具有的创造性的特别强调,三大任务从中观的维度切入展开教学改革,让“教书、育人、育才”的任务变得具体,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公民素养和人才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二、课堂聚焦的变革——学用结合、知行统一
基于我们对知识和教育的传统认识,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facts)和解决问题的程序(procedures)的集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拥有大量上述知识就是受到了教育。教师是大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持有者,其基本工作就是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检验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方法是测试学生获得了多少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然而,对于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而言,仅仅获得那些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必须具备对复杂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利用复杂概念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产品和新知识的能力。他们还必须具备批判性评价,口头和书面清晰表达的能力,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个人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主要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这显然是一个难以担负的未来之重。
我国教育拥有重视知识的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表达着对知识记忆习以为常的重视。拥有知识的多寡和对知识的熟练程度,至今依然是考试中的关注焦点。知识的形成和应用是难考和少考的,追求考试高分导致过分关注知识体系,教学中死记硬背、过度训练比比皆是,与此同时,对于知识的形成关心甚少,导致学生不求甚解、学得不活,对于知识的应用关注不够,单纯地用做题代替知识的应用,不习惯于将所学与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在教育中是十分遗憾的常见现象。
尽管,我们在学校中依然进行着分学科教学,已经习惯于以学科知识为教学的关切,存在着“合理”的“学科本位”思想,甚至学科知识的掌握依然是各类考试的主要考点,但是,为了面向未来的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是必须做出顺应时代的改变。对于在传统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迎接这样一个特殊的挑战,用不同于我们受到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
学科教学中知识是传统的焦点,而与知识本身相关的还有两个:生成知识(获取知识)和引发改变(应用知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关联更甚,是提升核心素养和实现三大任务的关键,理所应当地应该是师生课堂上聚焦的新焦点。为此,我们提出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观,将课堂教学中师生关注的焦点和活动的着力点,从关注知识本身引向同时重视生成知识和引发改变。课堂教学不应指向于知识本身,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掌握。拥有学科知识体系(掌握知识)固然重要,其价值却远低于生成知识和引发改变。
当我们回顾课堂教学焦点的演变,从最早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到知识、技能、能力、学科思想方法,再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一直在拓展着知识以外的东西。三性课堂给学科教育的定位更加高远,为了实现学科教育的三大任务,我们必须去调整课堂教学的焦点,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知识形成和知识应用,努力实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让教学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果这种变化在学科教育中真实发生,“钱学森之问”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得到破解。
领悟知识的形成是高层次的知识掌握,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时候,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善于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知识,是学习知识的价值拓展和更高追求,这是再次强调学以致用的原因所在,“学用结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新的理念。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总是出错,明明知道知识就是不会做题。其实,知道不等于理解,会说不等于会做,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好多名言我们很早就听说过,甚至也能够很熟练地说出来,我们却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或者理解含义而不能去践行,于是,这些金玉良言并没有让我们真正受益。知易行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教师而言当然也莫能例外。
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简化为知识,注重学生是否知道而不关注学生的行为,注重总结出认识而不关注将认识用于实践,并在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去体验和践行,这在课堂教学(品德教育)中是一种常态。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知识,获取经验目的在于应用经验,知识只有在转出成行为后,知识才会成为改变学生的力量,这是再次强调知行合一[ ]的原因所在,“行知统一”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新的理念。
习惯于说自己是语文或者其他学科教师,其实是长期以来知识中心导致的一种误解。其实,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儿童的一位老师,都在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我们都是在教儿童而不是在教学科。在厘清这一基本概念之后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每个学科其实都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和媒介,通过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力、人格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所谓主科、副科也是知识中心带来的误解,因为每一个学科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
三、课堂生态的变革——以生为本、儿童中心
一个成熟的教学改革告诉每一位老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教学改革究竟倡导了哪些新的变革。如果这些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变成师生行为,其实教学改革就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在三性课堂的区域教育改革实践中,三大任务的提出回应了为什么学(教学目标),师生的课堂聚焦回应了学什么(教学内容)。然而,有一个问题显得重要而不可回避,这就是师生在课堂上怎么学(教学方式)?显然,接下来的应该是对改变课堂生态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教育理解的外显,教师所持有的因人而异的学生观、教学观等,必将在润物无声地影响课堂上师生行为,进而造就具有显著个性化差异的课堂生态。围绕全面完成学科教育的三大任务,我们倡导教师以生为本、儿童中心的学生观。值得注意的是,三性课堂的以生为本、儿童中心不是理论探讨,而是一种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标尺,是指导教师行动的指南和评判教学行为的标准。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教师的学习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观念,二是不断地应用所学去优化教育实践。只要新理念转化成新行动,新理念就会成为一种力量,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同样也需要知行统一,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观对教师依然适用。然而,我们却常常不知不觉中止于知之,以知道和理解代替在实践中的行动,这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拥有理念和践行理念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值得好好自省的。
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地改变学生观?这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去践行。新理念转化成新行为不容易,但是,却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会有效。如果用新理念对旧的行为加以对照,就会很容易发现现在和原来的不一样,这就是新理念应该触发的变化。于是,新理念可以被具体化为新规则,执行这些新规则就在构建新行为。“新理念→新规则→新行为”,是新理念具体化为新行为的途径,是促成教师知行统一的有效方式。我们提出以生为本、儿童中心的学生观,就为课堂教学的行为构建一个新标准,如果具体化为师生行为的新规则,最终必将引发师生课堂生态的变革。
在传统的知识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或熟练与否是唯一焦点,为了掌握知识而教学是自然而然的,学生体验和师生互动就处于从属地位。当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时候,学生的体验(情感体验和发展体验等)就变得重要,而师生互动(关系互动和行为互动等)也成为关键,它们影响着师生关注知识生成和知识应用的过程,也就直接影响着师生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实践以生为本、儿童中心的教学观,成为三性课堂的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
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进退的。然而,在课堂生态的构建上教师具有主动性,教师在构建良好课堂生态上义不容辞。课堂生态主要包括学生体验(情感体验和发展体验),师生互动主要包括关系互动和行为互动,我们有必要对照以生为本、儿童中心,检索旧的行为方式、构建新的行为方式,让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于更加有利于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中。
我们在此列举了若干课堂生态的关键词,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关注的。师生关系:民主(安全、尊重),和谐(平等、宽松);师生互动:参与(思考、行动),交流(表达、质疑);情感体验:关爱(关注、鼓励),享受(激情、乐趣);发展体验:进步(懂得、学会),成长(自主、自信)。对于小学教育儿童视角非常重要,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明天的人的事业,我们不能以成人视角简单地理解和对待孩子,只有通过儿童视角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平心而论,我们对课堂生态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课堂生态构建的重视还处于自发和初级阶段,我们确信,随着全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课堂生态的变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突破。
四、课堂评价的变革:基于模式、要素评价
课堂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诊断和调节作用,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三性课堂评价要点制定于2013年3月,之后又修改为三性课堂评价要素。其基本内容包括三大任务的九个要素:学科性——基础知识过手,基本技能达标,学习方式多元;教育性——资源利用充分,氛围民主和谐,启迪适时合情;创新性——知识拓展适当,思维参与充分,好奇想象激发。将要点修改成要素的基本依据,是在某一节特定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不一定能够全面体现所有的评价要点,我们强调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实际,做到把握时机、合理拓展、有机整合,让教学条件和目标任务配合得合理得体、丝丝入扣,使教育过程变得润物无声、浑然天成。
我们以前习惯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等等,这也是知识中心的分科教学带来的误解。任何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很多因素甚至没有学科的藩篱和年级的边界,培育学习力、人格力和创造力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不同学科对某一素养也会各具优势,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适当拓展、适时启迪。课堂评价要充分重视学科教育的整合,克服用掌握知识代替提升素养旧的传统,让学科教育在核心素养培育中形成合力,尤其要防止某些素养在所有学科教育都被缺失,课程整合和系统构建会创造有利条件,指向核心素养的要素评价才是关键保障。
模式外显上是一种标准样式,实质上是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在开展一个新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模式具有其导向作用和积极价值。因此,我们在推进三性课堂时开发教学模式必要的,特别对于教师把握三性课堂的核心价值是有益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明确模式的本质在于实质内容,必须防止重视外显形式而忽视实质内容的倾向,必须防止应用模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路径依赖——习惯于将当前路径作为解决问题唯一选择,甚至让路径的地位凌驾于目标之上。
其实,优秀教师一直在创造着教学模式,同时,也一直在打破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因为,依赖某一教学模式只是新手教师的过渡行为,成熟教师会在模式的使用中直指要素,就是所谓“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我们采用基于模式、要素评价的评价观。在区域推进三性课堂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首先,提出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观、学生观融入到课堂模式中,让新手教师可以找到易于上手的方法;其次,鼓励成熟教师变通使用课堂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直接依据要素来组织教学;同时,我们鼓励优秀教师开发个性化的课堂模式,在创造成果的同时为他人提供经验分享。
在推进三性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一直在努力将理念逐步地具象化,为全区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供操作指导。三大任务提供了目标导向方面的操作指导,课堂聚焦提供了教学重心方面的操作指导,课堂生态提供了师生行为方面的操作指导。三性课堂的评价要素作为一个总体导向,对学科教育的课堂实践提出了操作标准。在下一步区域推进三性课堂的实践中,我们还将在教学模式上开展深入研究,即便是入职初期的青年教师也将可以入手操作,实现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全面变革。有理由相信在全区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三性课堂会带给龙泉教育更大的惊喜!
参考资料:
[1]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美】R. 基思.索耶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纪伯伦,《关于孩子》: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本文完成于2015年12月,是对区域教育主张———“三性课堂”的核心理念的整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