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技术带头人表彰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区学术技术带头人谈谈自己的感想。
我是1987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回顾16年来龙泉驿区的发展变化,我深切的感受到我区教育科技社会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邓小平同志“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的含义,也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感受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龙泉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我和同事们一直苦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1992年,我区教育系统开始了区域性的教改。当时,我和其他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一起,投入到了“目标教学”的教学改革中。随着目标教学的推进,老师们、同学们都发现一切开始变了,教书和学习都不再那么困难了,全区的教学质量开始逐步提升。
我们初次尝试到教改给我们带来的希望。但是随着目标教学的深入开展,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如何在目标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老师们讨论最多的。1995年,我在认真思考后写出了“目标教学与能力培养”一文,在龙泉驿区首届教改研讨会上获得了一等奖。那次龙泉教育史上被称为“茶店会议”的研讨会使龙泉的教改取得了新的突破。
区域性教改走向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意味着在单一学习目标教学的基础上,龙泉教育兼学百家之长并开始走自己的路。在教改中我们又与时俱进的引入了“创新教育”,并很快在成都市、四川省产生了影响。在龙泉教改走出了自己的路的同时,我们的教学质量步入了良性循环,我区初中、高中的教学质量开始连年稳居成都市郊区县的前茅。
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凝聚着全系统领导和教师的心血。1998年,尝到甜头的我们又开始了课题研究的实践。教育局和各校纷纷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室,教改进一步走向深入,教改和科研成果越来越多,我区教师的论文、课堂、科研多次在全市、全川和全国获得大奖。龙泉教改的名气越来越大,《人民教育》也在2000年第7期专门进行了介绍,许多外地的同行纷纷到我区学习考察。
在不断参与区域性教改的同时,我和本区其他许多教师一样,随着教改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我先后两次在龙泉驿区教改研讨会上获得论文一等奖,分别在龙泉驿区和成都市高中教师课堂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分别在省市获奖并在《成都教育》、《四川师大学报》、《化学苑地》等刊物上发表,还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市级和区级的课题研究。我在洛带中学先后担任的7届高三毕业班教学都获得了区政府或教育局的表彰,担任班主任的高96级2班不仅产生了全区理科状元,目前还有学生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我也先后被评为了龙泉驿区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并在成都市教育学会化学专委会担任了常务理事。
虽然在工作中作出了一点成绩,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到的。今天,我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表彰,我认为这种殊荣并不只属于我自己,这是全区人民对我们教育事业的嘉奖。成绩永远只属于过去,龙泉教育如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全国第二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区四千余教育工作者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搞好这次历史性的课改实验,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最后,我代表这次受到表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感谢区委区政府对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的关心和鼓励。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龙泉教育卫生科技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继续努力,我们会给五十二万龙泉人民交出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本文为2002年2月21日在参加龙泉驿区学术技术带头人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标签: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