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事的教育有着多重属性,既是事业,又是科学,还是艺术。当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时,我们将会看到明显不同的东西,会对教育产生不同的认识,进而我们有着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行动。实际上,没有一种方法和手段是万能的或是可以一成不变的,过去的成功和高效可能正是今天的绊脚石,清醒地认识现状并作出必要的调整是学校和教师的必然选择,“与时俱进”是我们走出困境并立于不败之地唯一选择。

一、我们面临着深刻变化

有人说过:二十一世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我们确实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着的时代,变化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地时时刻刻发生着,改变着我们的环境和我们的生活。在已经过去的短短五年时间里,我们洛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量逐步积累到质的变化。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晰的看到,这些变化至少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1.生源质量的显著变化

五年以前的全区实行划片招生,加上学校间硬件差距较小,我校生源状况一直是非常良好的,学生高考成绩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本科上线每年100人左右,专科上线保持在160人上下。随着家长对学校硬件的更加重视,而那时恰逢我校硬件又是相对落后,加上南北区域整体发展的不平衡,还有本区高中生源竞争的一度混乱,特别是最近两年的高中大规模扩招,我校高中生源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2.教师结构的显著变化

我校长期高中办学造就了一批优秀教师,也正是由于这些教师保持了学校的高质量。随着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我们面临着部分优秀骨干教师的流失,而此时有正值普通高中在短期内迅速扩招,我们大量引进了高校应届毕业生。教师队伍的大换血对学校传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加上师资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四十岁年龄段的断档现象,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必须面临的课题。

二、变化迫使着我们改变

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读过《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这本书里边有四个主人公:嗅嗅、匆匆、哼哼、唧唧,他们对变化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嗅嗅对变化非常敏感和重视,匆匆长于在变化后及时应变,哼哼因内心惧怕和不情愿对变化视而不见,唧唧发现变化的好处是会及时调整自己。有时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并逐渐加剧的,有时变化是在我们不情愿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可能当过嗅嗅、匆匆、哼哼、唧唧的每一个角色,但每一个角色给我们带来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
面临学校逐步发生的显著变化,我们洛中的老师经历了“发现变化”→“抱怨变化” →“正视变化” →“应对变化”的四个阶段。实在地说,生源变化的程度我们最初是没有估计到的,扩招对学校的整体影响明显高于意料,学校走出相对低谷的时间长短也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正是由于这些出乎我们估计的因素,我们对变化的本能地不情愿和估计不足,我们自然而然地经历了明显的“抱怨期”。然而,我们逐渐发现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平和和积极的心态,从学校提出“适应学生”到心平气和的主动实践,我们的教师团队确实花费了多于两三年的时间。

三、洋思经验的精神实质

洋思的成功在于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师生指出了教与学所共同遵从的行为方式。“先学后教”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效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传统课堂上常常是教师为主角表演,而学生作为旁观者和欣赏者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使老师们感叹的“才讲过又不会做了”“我都讲了三次了”得以有效解决。“当堂训练”让教与学在课堂上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使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得到全面重视,防止了课堂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使学生们感叹的“听都听得懂就是不会做”得到有效解决。
洋思的成功在于用“三清运动”等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指出了教与学共同追求的团队目标。通过明确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教与学的共同目标,使师生拥有非常明确的、可以容易实现的阶段性目标。一个较大的目标被分解以后往往更容易实现,在每堂课、每一周都拥有非常具体的目标的前提下,师生教与学的定向准确、动力强劲是容易理解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长期的积累使小账成为无法弥补。如果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课堂的教与学实现了优化,那么,“三清运动”就是师生阶段性的教与学实现了优化。
洋思的成功在于以有效手段确保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相关行为规范得到了长期坚持。“洋思人学洋思”使洋思的行为方式得到了教师的准确理解,洋思中学非常细化的管理考核措施促进了教师的长期坚持,并通过教师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良好行为规范的长期的坚持。洋思对教学的关键环节的管理是制度化的,“周周清”的结果以及诸多方面都与教师的效益挂钩,才有效地确保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保持着高度的“紧张而有序”。
洋思的成功在于他们对学生的认识和对教学的理解是基于一系列不同于常规的思想观念。洋思人的许多理念和由理念派生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人的发展,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逼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进教室是干什么的?不是去讲、去教的,而是去组织学生学习的”“什么是完成教学任务?不是讲到了,讲清了就算完成学习任务,而是要看学生学会了没有,学会了才算完成学习任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从最后一名抓起”“差生也是宝”“以学定教”“‘兵’教‘兵’”“在‘做’中学”、“每节课都像考试一样紧张”……

四、寻求应对策略的历程

当我们对现实的变化认识得更加清醒,并集体从抱怨的不良情绪中走出来时,我们开始正视变化并寻求真正的出路。在研究学校应对变化的策略的过程中,我们先分析了我区以目标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从“借鉴目标教学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成功的关键在于从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入手,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进行规范,进而实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优化。可以说,洋思的成功和我区教改的成功揭示着某种同样的道理。
作为初级中学的洋思跟我们存在显然的差异,但我们发现“洋思现象”的精神实质对我们是有用的。生源质量的下降从根本上看是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下降,现实的教学中最缺乏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组织。只要我们真正立足于学生的现实情况,从改善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的习惯入手,有效组织学生认真参与到学习各环节中,彻底打破普遍存在的“讲课就是教学”的传统习惯,我们就可以找到促进学生大面积提升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在将“洋思经验”移植到洛带中学后的产物。

五、改善师生行为在行动

今年初开始,我们对教师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各教学环节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改进;本学期开学,学校明确提出“让师生的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明显优化”作为学年的核心目标。学校通过制度化的措施促进教师行为的改变,并通过教师全面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我们进入了实实在在地进行应对的阶段。我们对学生的早读、晚自习、预习、复习巩固、错题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学生学习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指导;我们开展全校性的学情调查引起师生对学习的关注,并借此引导师生对教与学作出必要的调整;我们通过“每周一练”和“周日验收”等,引导和督促学生自觉体验并习惯于“周周清”,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并找到学习的节奏感。
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师的教学管理上更加突出实效性。我们对教师的培训加大了频度和有效性,通过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把重点放在研讨如何优化教学中的各个重点环节;我们对重点学科的教研活动进行跟踪督导,使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各年级的教学展开,强化备课组的活动并促进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我们开展青年教师“做考题、找感觉”,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把握高考的关键和规律,提高他们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水平;我们加大了对教学的常规巡查力度,帮助教师建立高效率组织学生学习的习惯,试图让学生的学习牢牢地掌控在师生的共同把握之中……

P.S. 生活三大要素——沉思 行动 享受——他们缺一不可;
我们(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思想,我们缺少的只是行动、是执行力!

注:本文是龙泉驿区2005年8月暑期校长培训交流材料,并在暑期校长培训会议上做大会分享。

标签: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