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召or规范: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记得2014年暑期到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培训,十余个讲座中一半以上涉及对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和反思。的确,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是很有价值的事情,对于理解东西方的发展和政治都是非常关键的。从很多方面看,东西方文化各具特性并具有显著差异,某些认识各执一端的现象还非常之普遍。
记得2014年暑期到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培训,十余个讲座中一半以上涉及对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和反思。的确,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是很有价值的事情,对于理解东西方的发展和政治都是非常关键的。从很多方面看,东西方文化各具特性并具有显著差异,某些认识各执一端的现象还非常之普遍。
有个人拥有一只他心爱的茶杯。
一天,他在窗台上喝茶时,不小心茶杯掉了下去。
因为茶杯掉到地上摔碎了,当然留着盖子也没有用了,
于是,遗憾地把盖子也扔到了楼下。
当他下楼时,突然发现杯子挂在树上,
居然还好好的一点都没有被损坏。
核心素养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首次提出的,直到2016年中国的官方才大张旗鼓宣讲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核心素养提出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世界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学生应该为“未来而学习”、教师应该“为未知而教”。
一个偶然的因缘听人重复推荐《正见:佛陀的证悟》一书,终于决定要读读这本关于佛教的书。这是一本如此有吸引力和大智慧的书,以致于仅仅三天多我就已经“书读完了”。合上书的时候,要感恩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给我们带来的启迪,让我们对佛教有了真切而正确的认识,颠覆了以往对于佛教的基于碎片的一知半解,让我们有缘接触到佛陀的真正智慧(佛陀的证悟),终于没有错过这一东方伟大的精神财富,并有可能像佛教徒一样思考和行动甚至成为一个证悟者。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们大家都非常专一地做着一件事情,就是认真学习教科书上规定的内容。有些人学得比较成功而成绩比较好,有些人学得不太好而成绩较差,这些都是自然而然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但是,有些人读书时成绩很好后来却并不成功,为什么?
——毛姆小说《刀锋》读后感
上大学后习惯于读科学类书籍,读过的文学作品并不算多;先后也读过不少的哲学书籍,还认真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后来也在迷茫中放下而解脱了。以前也喜欢读短篇小说,但对长篇小说读得真的很少。习惯了主题明晰、论据集中的科学论证方式,一直认为小说是在杂草丛中寻找喜欢的花和草,这是很难得静下心来去读长篇小说的主要原因。后来,一位友人告诉我小说其实写的是历史,在时代的背景下去鉴赏人和人生倒也是我喜欢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推荐毛姆的小说《刀锋》,也很想了解二战前后特别是1929年大萧条的美国,习惯于阅读的我又开始捧起了久违的小说。
中国有着悠久的考试传统,科举制度从隋(唐)延续1300年。科举制度曾经是如此美好,维系着无数家庭和学子的梦想。对于出身寒门的莘莘学子,考试的成功就意味着一切:成就理想、改变命运、成家立业、光宗耀祖。在那样的一考定终身的时代,“读书人”也可以成为一个职业,说不定哪一天就功成名就,为科举奋斗一生也是值得的事情。科举承载着一代代古人的梦想,好多励志故事流传千年之久,“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